清風扶正氣,廉字值千金
發布時間:2020-08-27     作者:雷巖     文章來源:   分享到:
中國,一個禮儀之邦,一個道德之國,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無論是屈原還是范仲淹,廉潔之風,修身之氣,貫穿始終。當今世界,物欲橫流,廉潔修身,有時已被金錢,名聲,利欲拋之于腦后。然而,國無廉潔修身之風氣,衰敗傾頹之勢,必將指日可待!因此,反腐倡廉,靜心修身,勢在必行。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廉潔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國家倡導的主流文化。這種文化存在于社會的各個方面,自古至今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行為,對于人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對于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種文化源遠流長。古代賢哲所倡導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
移”等,都充分體現了這種文化的特質和偉大的民族精神。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復雜的社會,社會中既有陽光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廉潔修身是我們采納陽光、驅避陰暗的道德所向,也是我們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道德人格的關鍵。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強調:“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边@很值得我們深思。清正廉潔的美德,必須從日常生活的簡樸,物質追求的淡泊做起。
廉潔不僅是對高官的要求,更是對我們自身的要求,要認真學習中央有關廉潔自律的規定,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要強化自我約束能力,抵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管得住小節,從一點一滴入手,自己要求自己,自己鍛煉自己,矯正不良行為,不想非分之想,不求非分所求,形成良好品質,防微杜漸,從思想上筑起拒腐防變的堤壩,從而把握住做人做事的正確方向與準則。(雷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