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點摘要與解讀
政策面,10月政策面主要關注點在完善制度、放活主體、擴大開放等幾個方面。完善制度,國務院要求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交所發布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央行強調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全面、持續、穿透監管;放活主體,央行決定下調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銀保監會優化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監管,證監會放寬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投資非標資產的限制;擴大開放,標普信評成為首家證券評級完成備案登記的外商獨資機構,滬深交易所擴大QFII、RQFII投資范圍。
市場走勢,10月A股先揚后抑,全月上證指數上漲6.48點(0.20%)至3224.53點;深證成指表現好于上證指數,上漲329.15點(2.55%)至13236.60點。成交量方面,上證A股日均成交2422.22億元,較上月減少142.28億元;深證成指日均成交4803.31億元,環比減少86.19億元。板塊方面,申萬28個行業指數14個上漲,當月漲幅前三的板塊為汽車(11.59%)、家用電器(7.27%)、電氣設備(6.50%)。
基本面與估值,基本面方面,制造業PMI指數10月為51.4,預期51,前值51.5;非制造業PMI為56.2,預期為56,前值55.9,均保持在擴張區間。估值方面,截至10月末上證A股月末平均市盈14.61倍,為2010年至今51%的分位處;深證A股32.36倍,為2010年至今54%的分位處;創業板為60.54倍,為上市至今63%的分位處,三大股指估值約為歷史中位數水平。
資金面,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億元,預期3.2萬億;新增人民幣貸款1.9萬億元,預期17492億元,前值12775億元;M2同比增長10.9%,前值增10.4%。分項看,增幅前三分別為新增人民幣貸款1.91萬億、政府債券1.01萬億元、未貼現銀票0.15萬億元;收縮最大的為新增信托貸款-1159億元。外資方面,10月由于國慶假期因素,北向資金共交易13個交易日,流入流出基本相當,合計凈流入僅0.23億元。融資方面,截至10月末,兩市融資余額合計14148.76億元,較月初增加261.30億元。分市場看,兩市融資余額均有所增加。
全球范圍來看,國際疫情再起波瀾、多個歐洲國家再次宣布進入封城狀態,經濟要恢復到常態顯然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臨近美國大選結果宣布日,發達國家股市再創新高,以流動性為支撐的全球股市未來振幅必將加大。國內來看,雖然7月以來大盤一直圍繞上下200點的區間反復震蕩,但熱點板塊層出不窮、輪動較為明顯,仍有較好的賺錢效應。
短期看,由于業績表現較好、質地較為優良的公司已至估值高位,宏觀經濟仍在緩慢恢復中、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疊加外部的巨大不確定性,市場缺乏大幅上行的理由和動力。但在國內宏觀經濟實現正增長,社會生活全面恢復常態化、資本市場得到充分重視、“風景這邊獨好”的情況下,市場也沒有大幅下行的壓力,預計市場維持震蕩的結構性行情概率較大。在美國大選結果正式公布前,需預防黑天鵝事件的發生,操作和倉位上宜留有余地。長期看權益市場和權益資產仍是未來性價比較高的資產,建議可密切關注具有細分行業優勢、成長性較好,以及國產自主領域的優質公司。汽車及新能源板塊本輪以來漲幅已較大,需謹防回調風險。
二、政策要聞
1、10月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要求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并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健全退出機制、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形成工作合力等七個方面,提出17條具體舉措。
2、10月11日,央行決定,自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下一步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3、10月11日,銀保監會優化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監管,激發險資投資活力,細化和明確保險機構開展債券、股票、股權等各類投資業務以及發行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能力標準和監管要求;并取消投資管理能力備案管理,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4、10月19日,上交所發布《上市公司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紀律處分實施標準》,這是上交所首次對外公開紀律處分具體標準。上交所表示,將繼續認真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方針,督促上市公司專注主業、改善經營、誠實守信、規范運作,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5、10月23日,標普信評宣布,已在中國證監會完成從事證券評級業務的備案,成為首家完成此備案登記的外商獨資評級機構。此次進入交易所市場,也意味著標普信評成為中國境內債券市場業務范圍最為廣泛的外商獨資評級機構。
6、10月24日,證監會就修改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私募資管計劃負債杠桿(總資產/凈資產)比例限制,加強逆回購風險管理;適當放寬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投資非標資產的限制。
7、10月25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全面、持續、穿透監管,重點規范股東資質和資本金來源,要求投資資金來源真實合法,明確資本充足性要求;明晰股權管理體系,實現金融控股公司股權結構簡單、清晰、可穿透;建立統一全面地風險管理體系,完善風險“防火墻”制度。
8、10月31日,滬深交易所修訂發布QFII、RQFII實施細則,擴大投資范圍。新增允許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存托憑證、股票期權、政府支持債券等,允許參與債券回購、融資融券、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擴大QFII、RQFII可選擇的結算參與人類型;證金公司明確QFII和RQFII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事項;股轉公司重點明確信息報備、持股比例限制等要求。
三、市場綜述
(一)總體走勢
10月A股先揚后抑,全月上證指數上漲6.48點(0.20%)至3224.53點;深證成指表現好于上證指數,上漲329.15點(2.55%)至13236.60點。成交量方面,上證A股日均成交2422.22億元,較上月減少142.28億元;深證成指日均成交4803.31億元,環比減少86.19億元。
圖表1:2020年上證成交額與指數走勢
圖表2:2020年深證成交額與指數走勢
(二)基本面與估值
基本面方面,制造業PMI指數10月為51.4,預期51,前值51.5;非制造業PMI為56.2,預期為56,前值55.9,均保持在擴張區間。分規???,大型企業由52.5升至52.6,中型企業由50.7降至50.6、小型企業由50.1降至49.4,大型企業PMI持續走好,中、小型企業PMI環比略有回落。制造業PMI持續維持在50以上表明我國經濟發展態勢較好,預計后期國內制造業PMI仍有望維持水面以上。
圖表3:2015年至今PMI走勢
估值方面,截至10月末上證A股月末平均市盈14.61倍,為2010年至今51%的分位處;深證A股32.36倍,為2010年至今54%的分位處;創業板為60.54倍,為上市至今63%的分位處。分市場看,2010年至今上證平均市盈率為15.42倍,深證平均市盈率為32.6倍,創業板上市以來平均市盈率為59.25倍,目前三大股指估值基本處于歷史中位數水平。
圖表4:2010年以來A股歷史平均市盈率
(三)資金面情況
1、社融規模
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億元,預期3.2萬億;新增人民幣貸款1.9萬億元,預期17492億元,前值12775億元;M2同比增長10.9%,前值增10.4%。分項看,增幅前三分別為新增人民幣貸款1.91萬億、政府債券1.01萬億元、未貼現銀票0.15萬億元;收縮最大的為新增信托貸款-1159億元。
圖表5:2015年至今社融情況(當月值)
2、外資流入
10月由于國慶假期因素,北向資金共交易13個交易日,流入流出基本相當,合計凈流入僅0.2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16.09億元,日均凈流出1.24億元;深股通當月凈流入16.32億元,日均凈流入1.25億元。
圖表6: 2020年至今北向資金流入與滬深300指數
3、融資余額
截至10月末,兩市融資余額合計14148.76億元,較月初增加261.30億元。分市場看,兩市融資余額均有所增加,其中滬市融資余額7265.80億元,較月初增加78.06億元;深市融資余額6882.97億元,較月初增加183.24億元。
圖表7:2016年以來兩市融資余額與指數走勢
(四)各板塊情況
10月大盤保持震蕩,申萬28個行業指數14個上漲,當月漲幅前三的板塊為汽車(11.59%)、家用電器(7.27%)、電氣設備(6.50%);跌幅前三的板塊為休閑服務(-9.20%)、農林牧漁(-4.60%)、房地產(-4.40%)。受行業銷售數據較好及新能源汽車的拉動,10月汽車板塊漲幅第一;而在國外疫情反復的情況下,當月休閑服務板塊受到拖累,跌幅居首。
圖表8:申萬行業指數當月表現
(五)市場融資情況
10月由于交易日較少,權益融資家數及規模均有所下滑,其中融資家數61家,較上月減少54家;融資金額1027.41億元,較上月減少573.56億元。分項看,IPO 26家,募資394.65億元;增發26家,募資490.57億元;配股3家,募資95.6億元;可轉債發行5家,募集31.58億元;可交債發行1家,募資15億元。
圖表9:市場權益工具融資情況
(六)市場情緒
10月A股市場整體先揚后抑,兩市交易活躍、市場人氣不減,呈現板塊輪動的結構性行情。
圖表10:當月市場情緒
(七)股市與債市
10月債市基本走平,月末中債綜合指數報205.31點,較上月小幅上漲0.69點;標桿滬深300指數月末報4695.33點,較上月上漲107.94點。
圖表11:15年以來股市與債市的走勢
四、熱點事件與每月思考
歷史上那些中簽又退款的IPO
-由螞蟻集團中簽退款說開去
1、本次螞蟻集團IPO情況
(1)IPO時間線
螞蟻集團首次公開募股是今年募資規模最大、最受市場關注的IPO,但由于種種原因在上市前一天公告暫緩上市,已認購股份注銷及申購款退款,具體時間線如下:
2020年10月23日,完成戰略投資者繳納認購資金,
2020年10月29日,完成A股發行的網上和網下發行申購工作,
2020年11月2日,發布網下初步配售結果及網上中簽結果,
2020年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發行人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經理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2020年11月3日,完成網上中簽投資者以及網下配售投資者繳納認購資金的工作,上交所作出《關于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
2020年11月4日,原擬定發布《發行結果公告》及《招股說明書》,后發布《暫緩上市公告》,
2020年11月6日,發布《暫緩發行公告》,明確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將于當日啟動退款程序,資金于2020年11月9日退回。投資者認購的股份將于當日注銷。
(2)暫緩上市的原因
11月2日,四大監管機構聯合對螞蟻集團進行了約談。以往螞蟻集團將自己視為科技公司,未接受金融機構同等條件的監管,存在套利。本次監管導向認為,金融科技本質上是一種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活動,金融屬性是其根本屬性,監管上金融科技公司的管理屬性發生重大變化,納入金融監管范疇。當日,銀保監會和央行共同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意見稿還對網絡小貸公司的融資杠桿上限劃定紅線。網絡助貸業務是螞蟻集團的主要業務之一,以往類似業務中螞蟻集團僅提供1%-3%的自有資金,新規后其資金投入比例將大為提高,盈利能力將發生較大的變化。
(3)法律依據
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六條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條等規定,證監會作出注冊決定后至股票上市交易前,發生重大事項,可能導致發行人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的,發行人應當暫停發行;已經發行的,暫緩上市;交易所發現發行人存在上述情形的,有權要求發行人暫緩上市。
根據上交所公開信息,由于螞蟻集團上市前發生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約談,及近期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可能對螞蟻集團業務結構和盈利模式產生重大影響等情形下,上交所決定螞蟻集團暫緩上市。
2、歷史上的IPO暫緩上市
(1)股災時的暫停上市及退款
2015年6月發生股災,大盤在3周內跌去30%。迫于市場壓力,證監會于7月初作出暫停IPO的決定。2015年7月4日晚,28家已獲IPO批文的公司集體發布公告稱,因近期市場波動較大,發行人和保薦機構決定暫緩后續發行工作,7月3日完成申購的10家公司將退回申購資金,退款于次周到賬。
(2)已過會,已募資,但被暫緩上市
2009年4月3日,在會后事項審議中,證監會否決了寧波立立電子的首發申請,撤銷此前作出的立立電子公開發行股票核準決定,這也是中國證監會首次作出發行撤銷決定。2009年4月8日,立立電子將募投資者集資金及利息返還給投資者。11年后,2020年9月11日,立立電子“變身”立昂微(605358.SH)在上交所上市。
暫緩原因:《每日經濟新聞》揭露立立電子掏空浙大海納資產,將原本屬于浙大海納的優質資產拿來“二次上市”。
2010年3月18日,蘇州恒久被證監會要求暫緩上市,隨后IPO申請被撤銷。2010年6月24日,蘇州恒久將募集資金本金及截至6月23日產生的利息全部返還給投資者。直到6年后的2016年8月12日,才最終上市(現名恒久科技,002808.SZ)。
暫緩原因:《21世紀經濟報道》揭露蘇州恒久的專利狀態與招股說明書所列示的專利情況不一致。
2010年12月17日,勝景山河被暫緩上市,后被取消上市資格,并向投資者退還IPO募集資金及相應的利息。
暫緩原因:《每日經濟新聞》獨家深度調查,揭露勝景山河財務造假。
新大新材(現名易成新能,300080.SZ)2010年5月20日被暫緩上市,后于2016年6月18日上市,上市即破發。
暫緩原因:被其他企業提起專利訴訟。
(3)已過會,募資前被暫緩上市的
2017年11月,天常股份暫緩股票發行,此后一直未能上市。
暫緩原因:被新三板掛牌公司宏發新材實名舉報財務造假
2019年1月,熊貓乳品暫緩上市,但后來于2020年10月16日成功上市(300898,SZ)
暫緩原因:企業調整上市計劃
慈銘體檢、匯金股份、綠盟科技、博騰股份、東方網力在2014年1月13日或14日公告上市暫緩發行,但原因都是2014年1月12日發布的《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的政策影響,后幾家公司均順利上市。
此外,廣東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首發申請通過發審會審核后,由于每日經濟新聞的獨家深度調查報道,揭露其財務造假事實,新大地及其保薦機構南京證券向證監會提交了終止發行上市的申請。
從歷史上看,除股災期間迫于市場壓力,證監會臨時中止IPO發行及退款外,其他多是由于負面報道及企業自身出現問題需要核實導致的暫緩發行及退款。本次螞蟻集團暫緩發行也是由于監管環境及業務邏輯出現了較為重大的變化,上交所作出相應安排體現了對投資者的保護。
免責聲明:
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開的信息撰寫,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本公司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將適時更新,可能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使用。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觀點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
本報告版權歸陜煤財務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協議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轉發或公開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經公司事先書面協議授權刊載或轉發的,被授權機構承擔相關責任。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不得將報告內容作為訴訟、仲裁、傳媒所引用之證明或依據,不得用于營利或未經允許的其他用途。